
XY-3800T 便攜式紅外測油儀是一款專為現場快速檢測水體、土壤、氣體中油含量而研發的便攜式儀器。它基于紅外分光光度法原理,能夠對石油類、動植物油類等物質進行定量分析,具有檢測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簡便等特點。儀器采用一體化設計,集成了樣品萃取、測量、數據處理等功能模塊,內置鋰電池,續航能力強,適合在野外、工業現場、應急監測等多種復雜環境下使用,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部門、石油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科研院校等,為環境污染調查、油品質量控制、科研實驗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XY-3800T 便攜式紅外測油儀基于 “紅外分光光度法",利用油類物質中的甲基(-CH?)、亞甲基(-CH?)在特定波長(2930cm?1、2960cm?1、3030cm?1)下對紅外光具有特征吸收的特性進行定量分析。具體過程如下:
樣品萃取:對于水樣、土壤等樣品,首先使用四氯化碳等萃取劑對樣品中的油類物質進行萃取,將油類轉移至有機相,實現油類與樣品基體的分離。
紅外光照射:萃取后的樣品溶液被注入儀器的樣品池中,儀器內置的紅外光源發射出連續波長的紅外光,該紅外光穿過樣品池時,油類物質中的甲基、亞甲基會選擇性吸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
吸光度測量:通過紅外探測器檢測透過樣品后的紅外光強度,并與入射光強度進行對比,計算出樣品在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根據朗伯 - 比爾定律,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樣品的吸光度與油類物質的濃度成正比關系。
濃度計算:儀器內置標準曲線,將測量得到的吸光度代入標準曲線方程,經過內部微處理器的計算,即可快速得出樣品中油類物質的濃度值,并在顯示屏上直觀顯示。
| 特性模塊 | 具體優勢 | 應用價值 |
|---|
| 高精度檢測 | 檢出限低至 0.01mg/L,測量范圍 0 - 1000mg/L,測量誤差≤±2% | 能夠準確檢測出極低濃度的油類物質,適用于飲用水源地、地下水等對油含量要求場景,同時滿足不同濃度樣品的檢測需求,如工業廢水、石油泄漏現場等 |
| 快速便攜 | 單次檢測時間僅需 3 - 5 分鐘,整機重量≤3kg,配備便攜箱,支持單手操作 | 可快速獲取檢測結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攜帶至各種現場,如河流湖泊采樣點、偏遠油田現場等,實現快速響應和即時檢測 |
| 智能操作 | 采用彩色觸摸屏設計,操作界面簡潔直觀,內置操作指引和視頻教程;支持一鍵測量,自動完成樣品分析、數據計算與結果顯示 | 降低操作人員的學習成本,即使非專業人員也能快速上手;簡化操作流程,減少人為操作誤差,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 數據管理 | 內置大容量存儲器,可存儲不少于 1000 組檢測數據;支持 USB、藍牙數據傳輸,可將數據導出至電腦或移動設備;配套專業數據處理軟件,可生成檢測報告、圖表等 | 方便用戶對歷史檢測數據進行查詢、追溯和分析;便于數據的匯總、上報和共享,滿足環境監測、企業質量管理等工作對數據管理的需求 |
| 抗干擾能力強 | 采用光學系統和信號處理技術,有效抑制環境光、電磁干擾等因素的影響;具備自動校準功能,可定期對儀器進行校準,確保測量精度 | 在復雜的現場環境中,如電磁環境復雜的工業廠區、光照條件多變的野外,也能穩定運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減少人工校準的頻率,降低維護成本 |
| 長續航與多功能 | 內置大容量可充電鋰電池,連續工作時間≥8 小時;支持 AC/DC 電源切換,可外接電源適配器;同時具備樣品稀釋、濃度換算等功能 | 滿足長時間現場檢測需求,無需頻繁充電;適應不同的供電環境,確保儀器正常運行;方便用戶對高濃度樣品進行處理和數據計算,提高檢測的靈活性 |
| 參數類別 | 具體參數 |
|---|
| 測量原理 | 紅外分光光度法 |
| 測量范圍 | 0 - 1000mg/L(可擴展) |
| 檢出限 | ≤0.01mg/L |
| 重復性 | ≤1% |
| 測量誤差 | ≤±2% |
| 波數范圍 | 3400cm?1 - 2400cm?1(即 2941nm - 4167nm) |
| 吸光度范圍 | 0.0000 - 2.0000AU |
| 數據存儲 | 不少于 1000 組 |
| 顯示方式 | 5.0 英寸彩色觸摸屏 |
| 通訊接口 | USB、藍牙 |
| 電源 | 內置鋰電池(DC 12V),外接電源適配器(AC 220V±10%,50Hz) |
| 續航時間 | ≥8 小時 |
| 工作溫度 | 5℃ - 40℃ |
| 工作濕度 | ≤85% RH(無冷凝) |
| 外形尺寸 | 300mm×200mm×100mm |
| 重量 | ≤3kg |
地表水與飲用水源監測:在河流、湖泊、水庫等地表水監測以及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中,XY-3800T 可快速檢測水中的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含量,及時發現水體是否受到油污染,為水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提供數據依據,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
工業廢水排放檢測:環境監測部門對石油化工、機械加工、冶金等工業企業的廢水排放口進行現場抽檢,利用該儀器快速測定廢水中的油含量,判斷企業是否達標排放,有效監管企業的污染排放情況,防止工業廢水對環境造成污染。
海洋與近岸海域監測: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中,用于檢測海水、海洋沉積物中的油類污染物,評估海上石油開采、船舶運輸等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為海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提供技術支持。
油品質量控制:在石油煉制、石油產品生產過程中,對原油、汽油、柴油、潤滑油等油品進行質量檢測,測定油品中的雜質油含量、添加劑含量等指標,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和企業生產要求,提高產品競爭力。
設備潤滑狀態監測:對工業設備的潤滑油進行定期檢測,分析潤滑油中磨損顆粒形成的油類物質含量,判斷設備的磨損程度和潤滑狀態,及時發現設備故障隱患,預防設備損壞,保障生產安全穩定運行。
石油泄漏應急處理:當發生石油管道泄漏、油罐泄漏等事故時,應急救援人員攜帶便攜式紅外測油儀迅速趕赴現場,對泄漏區域的土壤、水體進行檢測,確定污染范圍和程度,為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處理方案提供數據支持,加快事故處理進度,減少環境污染損失。
科研實驗研究:科研機構和高校在環境科學、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等學科的研究中,使用該儀器開展水體油污染遷移轉化規律、新型油品分析方法等課題研究,為科研工作提供準確可靠的檢測數據,推動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進展。
教學實驗:在高校環境監測、化學分析等專業的教學實驗中,作為教學儀器幫助學生掌握紅外測油儀的操作方法和油類物質檢測技術,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研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開機準備:取出儀器,檢查外觀是否完好,連接電源適配器或確保鋰電池電量充足。打開儀器電源,等待儀器完成自檢和初始化,進入操作主界面。
樣品前處理:根據樣品類型和檢測要求,準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樣或土壤樣品,按照規定的萃取方法,使用四氯化碳等萃取劑對樣品進行萃取,將萃取后的有機相轉移至儀器配套的樣品瓶中。
測量操作:在操作界面選擇 “測量" 功能,將樣品瓶放入樣品池中,點擊 “開始測量" 按鈕,儀器自動進行樣品分析,測量完成后,顯示屏上會顯示樣品中油類物質的濃度值。
數據處理與保存:測量結果可直接在儀器上查看、保存,也可通過 USB 或藍牙將數據傳輸至電腦或移動設備。使用配套的數據處理軟件對數據進行編輯、分析,生成檢測報告并打印。
日常清潔:每次使用后,及時清理儀器表面的灰塵和污漬,使用干凈的軟布擦拭樣品池和儀器外殼。對于樣品池,若有殘留樣品,可用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進行清洗,清洗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
試劑管理: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四氯化碳等萃取劑和標準油樣,妥善保存試劑,避免試劑揮發、污染。定期檢查試劑的有效期,過期試劑禁止使用。使用過程中,注意防止試劑泄漏,若發生泄漏,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確保環境安全和人員健康。
儀器校準:定期對儀器進行校準,一般建議每 3 - 6 個月校準一次。校準過程中,使用標準油樣按照操作手冊的步驟進行操作,調整儀器的標準曲線,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若儀器長時間未使用或出現測量誤差較大等情況,應及時進行校準。
電池維護:對于內置鋰電池,避免過度充電和過度放電,當電池電量低于 20% 時,及時充電;長期不使用儀器時,應每隔一段時間對電池進行充放電,防止電池損壞,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故障排查與維修:若儀器出現故障,如無法開機、測量結果異常等,首先查看儀器的故障提示信息,按照操作手冊中的故障排查方法進行初步檢查和處理。若問題無法解決,應及時聯系廠家售后服務人員,切勿自行拆卸儀器,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