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錳(Mn):過量錳會導致水質變渾濁、產生金屬異味,長期飲用可能損害神經系統(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飲用水中錳限值為 0.4 mg/L)。
鋅(Zn):作為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過量會引起腸胃不適,工業廢水中鋅超標(如 GB 8978-1996 規定一級排放標準為 2.0 mg/L)還會危害水生生物。
原理:樣品經霧化后,錳、鋅原子在火焰或石墨爐中被激發,通過吸收特定波長的光(錳:279.5 nm,鋅:213.9 nm)實現定量分析。
優勢:檢測限低(錳可達 0.001 mg/L,鋅 0.005 mg/L),抗干擾能力強,適合痕量分析。
原理:利用高頻電感耦合等離子體使樣品離子化,激發后發射特征光譜,同時測定錳、鋅等多種元素。
優勢:可同時檢測多元素,線性范圍寬(0.01~1000 mg/L),適合復雜基質樣品(如工業廢水)。
原理:通過測量錳、鋅離子在電極上的氧化還原電流或電位變化,結合標準曲線計算濃度。
優勢:便攜性好,響應速度快(秒級),適合現場快速篩查(如手持設備)。
原理:錳、鋅與顯色劑(如過硫酸銨、雙硫腙)反應生成有色絡合物,通過吸光度測定濃度。
優勢:操作簡單,成本低,適合基層實驗室或教育場景(如錳檢測遵循 GB/T 11906-1989)。
代表型號:AAS(如珀金埃爾默 PinAAcle 900T)、ICP-OES(如安捷倫 5110)
特點:
檢測精度高(RSD≤1%),適合仲裁分析或標準樣品測定;
需專業人員操作,樣品前處理(如消解、過濾)復雜。
代表技術:伏安法手持儀(如雷磁 DGB-480)、比色法便攜箱
重量≤2 kg,支持現場采樣即測,響應時間 < 5 分鐘;
檢測范圍通常為 0.05~10 mg/L,適合應急監測或大面積篩查。
應用場景:污水處理廠進出口、水源地實時監控
技術優勢:
24 小時連續監測,支持數據遠程傳輸(如 HJ 212-2017 協議);
自動校準(每日 / 每周),報警閾值可自定義(如錳≥0.1 mg/L 時預警)。
樣品預處理:
水樣用 0.45 μm 濾膜過濾,加硝酸酸化至 pH<2 保存;
高濃度樣品需稀釋,或通過微波消解去除有機物干擾。
儀器校準:
配制錳(0.1~5 mg/L)、鋅(0.05~2 mg/L)標準溶液系列,繪制校準曲線。
測量與質控:
注入樣品,讀取吸光度值,同步測定空白樣和加標回收率(應在 80%~120% 范圍內)。
數據處理:
自動扣除背景干擾,生成濃度值,支持與 LIMS 系統對接。
選型建議:
若需同時檢測多種重金屬,優先選擇 ICP-OES;
現場應急監測選便攜式伏安法儀器(如檢出限錳≤0.01 mg/L,鋅≤0.005 mg/L);
飲用水廠建議配置在線監測儀,滿足 GB 5749-2022 的實時監控要求。
維護要點:
AAS 的石墨管需定期更換(約 500 次測量后);
便攜式儀器的電極需每周用稀硝酸清洗,防止金屬沉積;
在線儀器需每月檢查蠕動泵管、更換耗材(如濾膜、標準液)。
錳檢測:
GB/T 11906-1989《水質 錳的測定 高碘酸鉀分光光度法》
HJ/T 341-2007《水質 錳的測定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
鋅檢測:
GB/T 7472-1987《水質 鋅的測定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HJ 752-2015《水質 鋅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質分析儀
氣體分析儀
固定污染源設備
生態環境綜合設備
公司新聞
資料下載
成功案例
公司簡介
企業文化
榮譽資質
留言咨詢
服務熱線:15376395192